8月15日,特朗普和普京将在阿拉斯加密谈俄乌停火,一份被曝光的“割地蓝图”震动世界:乌东四州归俄、克里米亚租俄50年,美国则拿下乌克兰一半稀土矿。
正当外界认为泽连斯基被彻底踢出谈判桌时,白宫突然放出风声,计划让乌克兰总统以“不速之客”身份硬闯会场!
这场被比作现代版“鸿门宴”的博弈,让普京陷入两难:若接受泽连斯基出席,等于承认乌克兰谈判地位;若愤然离席,俄罗斯将彻底沦为国际孤狼。
而曾高喊“寸土不让”的泽连斯基,如今被曝已秘密同意停火让步,只因前线士兵用塑料袋止血、西方军援彻底断供,乌军连俄军炮弹消耗量的十分之一都凑不齐……
阿拉斯加会场内,特朗普和普京的谈判桌已布置完毕。 美方提前透露的协议草案显示,俄罗斯将获得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四州实际控制权,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港租期延长50年。
作为交换,美国企业将主导开发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稀土矿,储量估值超万亿美元。 这份被欧洲媒体称为“新慕尼黑协定”的密约,完全绕开了乌克兰政府,波兰总统怒批:“这是21世纪的背叛! ”
泽连斯基的办公室直到8月10日才得知协议细节。 一名基辅高官透露,总统当场摔碎了茶杯:“他们交易的是我们的土地和祖坟! ”但仅仅三天后,乌方态度急转,国防部秘密通知前线部队“收缩顿巴斯防线”,默认俄军控制98%的顿涅茨克和99%的卢甘斯克。
转变源于残酷现实:哈尔科夫一家医院被导弹夷为废墟,23岁孕妇迪安娜与未出世的孩子一同遇难;扎波罗热监狱遭航空炸弹袭击,17名囚犯烧成焦炭。 而乌军弹药库仅剩3天补给,士兵用网购无人机绑手榴弹作战。
特朗普的“极限施压”成为压垮基辅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8月11日,美国冻结了60亿美元军援,欧盟承诺的百万发炮弹仍未启运。 与此同时,俄军图拉州无人机工厂昼夜不停,新投产的MiS-150重型无人机每天向前线投送15吨弹药。
乌军总参谋部内部报告显示:俄军炮弹日消耗量是乌军的10倍,波克罗夫斯克方向24小时丢失157平方公里土地,最后一条铁路补给线被切断。 一名19岁士兵在战壕录音:“他们用塑料袋给我止血时,电视里还在播总统说绝不后退。 ”
正当普京准备飞往阿拉斯加签字时,白宫幕僚长突发奇招,邀请泽连斯基“巧合”现身会场! 这个方案被写入8月12日的紧急备忘录:美军运输机待命基辅,一旦会谈开始,泽连斯基将突然降落安克雷奇。
欧洲外交官形容这是“给普京的毒酒”:若他接受三方会谈,俄方宣传多年的“乌克兰非法政权”论不攻自破;若他离席抗议,全球头条都会写着“普京破坏和平”。 德国外长连夜表态支持:“绝不允许用暴力改变边界! ”
战场血腥度在会晤前飙升到顶点。 8月10日,俄军向73个乌克兰城镇倾泻弹药,22名平民死在避难所;乌军则报复性打击2000公里外的科米共和国炼油厂,浓烟笼罩北极圈。
北约被曝通过“乌克兰信托基金”指挥网络部队,微软、谷歌工程师协助黑客瘫痪俄输电网。 俄国防部则公布乌军单日战损:1415名军人、11辆坦克、8个电子战站在炮火中消失。
基辅街头涂满“华尔街喝我们的血”标语时,泽连斯基正面临政治绝杀。 76%民众拒绝割让领土,宪法规定变更边界需全民公投,而俄占区根本不可能投票。
反对党扬言弹劾总统,西部城市利沃夫爆发反美游行,抗议者焚烧特朗普肖像。 但东部民众态度分化:55%的哈尔科夫居民愿用土地换停火,一位老人指着超市空货架怒吼:“丢了顿巴斯,我们连土豆都种不起! ”
欧盟的摇摆加剧了混乱。 尽管外交代表卡拉斯宣布“正制定第13轮对俄制裁”,但法国和德国私下推动“冲突冻结”方案。 七国集团抗议被排除在谈判外,意大利媒体爆料:欧盟要求美国书面保证“不抛弃乌克兰”,却遭特朗普回怼:“先付清拖欠的军援账单! ”
阿拉斯加会谈的核心矛盾聚焦在扎波罗热核电站。 特朗普提议将电站交美国运营,“向俄乌共同供电”,俄方则坚持电站归属俄控区。
普京的底线写在飞往阿拉斯加的专机电报里:“绝不在赫尔松撤军”,那里有通往克里米亚的淡水运河。 而泽连斯基的筹码只剩白宫承诺的“突然现身”,一名随行官员悲观道:“我们像被带进屠宰场的羔羊,唯一能选的是刀从左边还是右边落下。 ”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低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